廉政轶事|科举之父,黔中砥柱——田秋


科举虽自隋而起,但直到明朝之前,贵州从未设置过科举考场,黔地考生始终是依附别省参考,嘉靖九年(1530年),黔籍官员田秋上疏请求贵州独立开闱,并于此后数年为此事积极奔走,直至嘉靖十六年(1537),贵州终于迎来了乡试首次开科,田秋也被称为“贵州科举之父”。

田秋出生于贵州思南府一个仕宦书香家庭,自幼聪敏好学,弱冠之年便考中了进士,但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锦绣前程,选择回乡奉养年迈的父母。田氏家境殷实,田秋日常却俭省素朴,“衣不作帛,行不驱车,布衣徒步”,哪怕后来他官位高升,这一简朴的作风也不曾有丝毫改变。
居家侍奉父母八年后,田秋在家人的催促下重返官场,他深受“居家当谨身节用,入官当忠君爱民”的家训影响,生活中不尚奢华,居庙堂也不攘权夺利,他担任过多地推官和四川按察使,和刑狱打过多年交道,刚正不阿,清正严明。


田秋纪念馆内景
《黔诗纪略》中收录过他的一件典型事迹:“西麓在谏垣最有声。云南差镇内官肆虐,首奏劾停之。”明朝时,朝廷为了加强对偏远地方的统治,会直接从宫廷里派出内官去往各边陲重地镇守,云南与京城一南一北,天高皇帝远,镇守内官有恃无恐、大施虐政,朝中官员碍于内官出身不欲插手,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田秋无视内官的“背景”和“靠山”,具奏弹劾。
他还是明朝嘉靖时期有名的谏臣之一,包括《明史》在内的多本史料里记载了他多次动议裁革冗滥的事例:

“独御马监未汰,复因给事中田秋奏,多所裁减,而请以腾骧四卫属部核诡冒,制可。”
“建白最多,革内府监局冗食,议郊坛迁塚事,奏停云南差镇内臣,清光禄不经之费,裁太常寺冗役。”
“内府监多冗食,太常寺多冗役,光禄多不经之费,悉请裁汰。御马监用财无节,酌赢缩为之程,岁省费巨万计。议郊坛不应侵民冢,土地坛不当合祭,皆引议侃侃。”

御马监、内府监、光禄寺、太常寺等部门滥支经费,人员冗杂,他直言需革除冗重开支,裁汰不必要的人役,甚至还犯颜直谏,规劝天子在郊外祭祀天地时不劳民伤财,直言敢谏,廉洁奉公。
田秋在《诫子书》中教导儿子:“平生耻攀权要于谒贵。致仕以来,未尝入官府干挠公事……性甘淡素,居官且不当利权。在广东仓惶就道,不持一物……居官持廉者多深刻,吾廉而不刻也。”他为官二十年,政绩斐然,不贪毫利,是名副其实的“黔中砥柱”。


历史的长河里,从来不乏弄潮儿,有的人直接影响着历史进程,耀如日月之光,有的人默默发力,以萤火微光推动着历史发展,譬如贵州的张谏、田秋,他们或许不是多么的声名显赫,但也曾在各自的时代登台惊艳亮相,也都在经历时间浪潮的淘漉后,成为散落在历史深处的明珠,你的家乡是否也有这样拥有“明珠之辉”的历史人物,期待你与我们一起分享Ta的故事!


宫保上品
让生活更有品位
声明:文章部分配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廉政轶事|第一进士,开路先锋——张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