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之礼仪(六):注意了,听说喝酒大意会遇见“缺德”事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是德的反映,德是礼的保障,酒文化中,酒礼与酒德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对酒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刘世松认为: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礼”与“德”。史学家龚若栋教授也曾就酒礼与酒德的关系发表观点:“如果说礼是中国酒文化内核的话,那么酒德就是中国酒文化的外壳。”
《尚书·酒诰》中有一句对于饮酒的告诫,曰“德将无醉”,有德之人饮酒时会自我约束,不会轻易醉酒,有礼有德,无礼无德,遵循酒礼,保持酒德。


礼
&
德
禁
湎
于
酒
酒礼所倡的是制欲节饮,忌滥饮滥醉,早在西周时,统治者就将“禁湎于酒”写进了禁令,沉溺于酒,不仅是失礼行为,还是道德不端的表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因酗酒而导致惨痛教训的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纣王“颠覆厥德,荒湛于酒”的事迹。
《史记》中记录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行为,纵酒荒政,以至于殷商灭国。后来周朝的周公还借此警示成王:“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别因为酗酒而失礼失德,误己误国

既
醉
而
出
酒过三巡,还能做到礼数周全的人会被称赞“雅量”或是“酒品好”,反之,酒后醉态百出、纠缠不休的人会被骂一句“撒酒疯”,是没有酒品没有酒德的表现。
《诗经》中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古人喝酒前后对比的名场面,入席时“举酬逸逸”,还没喝醉时“威仪反反”,直到喝得酩酊大醉后,就乱了套,“舍其坐迁,屡舞仙仙。载号载呶。乱我笾豆”,离开座位手舞足蹈,大吼大叫,乱翻乱抓,行为与如今说的“耍酒疯”别无二致。

一场成功的酒筵,应是“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宴席散后,主宾都是欢乐平安的,参加酒宴,把控酒量,“既醉而出,并受其福”,喝醉了不要硬撑,适当休息,“醉而不出,是谓伐德”,不要因为醉酒狼狈失了体面,丢了人心。
匪
言
勿
言
酒桌上常有“酒后吐真言”的笑侃,实际上,喝多了嘴闭紧才是遵循酒礼的正确打开方式,有的人饮酒过多容易失去警惕,揭人短,道人非,冒犯到他人,自己也出了丑。

酒后失言是违礼败德之举,饮酒后也要做到谈吐有度,不该口无遮拦,有经验的古人早就做了提醒,喝醉了“匪言勿言,匪由勿语”,不该问的别问,没有根据的话别说,“由醉之言,俾出童羖”,酒后胡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酒本是天人共酿的美好产物,它孕育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文学史上无数与酒相关的佳话名篇也证明了饮酒可以成为一场浪漫松弛的美好活动,酒本无错,好酒者当守礼有德,记住是人喝酒,而非酒喝人,莫让本是美好风雅的酒事落下污名。



NO.1
饮宫保酒,得酒中趣,宫保上品酱香酒,开瓶溢奇香,空杯香不散,倒酒成线,酒花绵密,入喉绵柔,回味有甘。小杯酌饮,饮而无困,不乱心,不惑志,不逾礼,不失德,一口宫保酒,全心专注于高品质口碑好酒带来的高品位饮酒享受。



宫保上品
只为生活更有品位
声明:文章部分配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酒之礼仪(五):走起!人生大事,设宴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