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诚公家信》中的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自古风靡,遵循顺应自然、惜精固本的原则,通过慎起居、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等手段达到颐养身体的目的。
养生之意通达,并非专指调养身体,还包括了涵养眼界,滋养心境等内容,养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境,形神俱养,身心并重。

《丁文诚公家信》中,丁宝桢对于家人的身心健康十分关切,常询康安,不厌其烦地叮嘱日常要注意调养身体,心胸要开阔,于细节着手,传授了不少养生之策,其中不少实用的建议放在今天来看,依旧不过时,值得借鉴参考。
养生 / 养身
光绪二年(1876),丁宝桢叮嘱在外为官的丁体常“第一要好好调养身体,必身体结实而后能作事也。”完成工作的前提是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拼事业其实也是在拼健康,身强体健的人才会走到最后,“事业心”也需要好身体来成就。

在同一封家信中,丁宝桢谈及节俭时提到“肥浓易于致病,不如清淡之养人。”这也与如今推崇的少油、少盐、少糖饮食习惯相契合。
偶尔食过肥肉浓酒后,可饮一杯宫保上品·都匀毛尖解油解腻,减轻负担,饮食有度,健康有福。
芒种之后,即是盛夏,此时节不可太过贪凉,光绪八年(1882)春夏相接,丁宝桢就交代丁体常,“天热尤不可食凉物,不可一味贪凉,恐妨腹泻、受暑等症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夏季贪凉,不仅不能消暑,甚至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若想清热消暑,宫保茶是上佳选择,降燥去火,生津止渴。


养生 / 养心
《素问》中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思是心脏在人体五脏六腑中居主宰地位,百病从心起,养身先养心,丁宝桢就曾去信劝解病中的家人,要心平、心静、心宽,有益病体痊愈。
“诸凡可令放宽心,病自能渐次痊愈。”“切毋呕瞎气,费瞎心 。”心宽少虑有利于心脏气血匀和,心宽病自去,百病生于气。

“凡事放大胆些,毋一味胆小,胆小则心怯,心怯则无病亦若有病,久则假病成真。”心胆虚怯, 触事易惊,不利于安眠,久而久之,精神不济,身体机能也会随之下降,心放宽,不忧思,养足精气神,心有海量万事容。
“诸事平心静气,毋为烦恼,便可调和气血,不致多生病也。”“ 病总以养静、调心为主,不可生气。”心平气和病不欺,懂得舒缓压力保持心静,避免过度劳累,心绪安稳,心顺气才顺,血液畅通,神志清醒,病去体健。
●养生之道
●心宽
●平心静气


家信中的字字句句,是丁宝桢对家人的挂念与期望,传养生之道,亦只是期望着家人阴阳相衡,生生不息,宫保上品与每一位用户分享文诚公家信中的养生之道,亦是怀着同样的祝愿,愿每一位用户,喜乐康健,如意延年。


宫保上品
让生活更有品位
声明:文章部分配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丁文诚公家信》之大考在即,轻松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