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送灶来杯酒,福到你家,好事全有

Little New Year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这句耳熟能详的童谣中包含着一项古老而传统的中国民间习俗——送灶。相传司掌饮食、监察人间的灶神会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夜这日上天汇报每一户人家的善恶言行,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供品供奉灶神以期得到保佑祝福。


“二十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小年送灶,寄托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祈愿,正式且盛大。今日又小年,宫保上品酱香酒祝福每个家庭如意永久,福运相守,祝福每位客户朋友福星高照,鸿运当头。




敬 · 酹酒送灶

Jing · Lei Jiu Song Zao


送灶仪式中有一与“酒”有关的环节叫做“醉司命”,除了要供上麻糖期望灶神甜嘴多“美言”,还要摆上酒水当供品,用酒糟涂抹灶门,灶王爷喝了美酒,就会忘记说不好的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


范成大在《祭灶词》写到了用酒送灶的场面:“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斟酒洒地,向灶君表示敬意,仪式结束后,供奉的酒水与家人分食沾福,以求全家来年顺风顺水,健康平安。



每一瓶宫保上品酱香酒中都蕴含着岁岁长久,鸿运连连的美好寓意,是传达敬意和祈福祈运的线绳,送灶用宫保酒,酒熟糕香,纳福迎祥,辟邪除灾,顺顺当当。


传 · 生生不息

Chuan·Sheng Sheng Bu Xi


民间送灶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由来久远,这种习俗世代相传后演变成了普罗大众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矩,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送灶不再局限于民众对神灵的信仰行为,它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丢弃的一块拼图。



送灶民俗的传承在陆游的诗中就有所体现,《祭灶与邻曲散福》中说:“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由长辈向后辈讲述送灶的风俗,世代不忘、世代遵行,这种传播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多彩灿烂、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送灶选用宫保酒,宫保上品酱香酒的传世之道中包含了百年的积累和传承,浓醇的酱香丰富了送灶这一传统习俗的美好体验,有礼有节的酱香酒文化与传统民俗的魅力相互交融,体现着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精髓。


SONG

ZAO


享 · 喜乐安康

Xiang · Xi L An Kang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腊月二十三也被称作小年夜,是一个团聚欢闹的好时机,送灶后宴请邻居亲友,共享团圆喜乐,这份送灶后欢聚一堂的热闹就连苏轼也在憧憬期盼:“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小年夜喝小岁酒,把酒言欢,饱餐醉倒。宫保上品酱香酒,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共同酿造,入口柔,不上头,应时应节,福至泰来,小年喝了宫保酒,所想皆如愿,所遇皆所期。

Little New Year 




宫保上品

只为生活更有品位


声明:文章部分配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